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的1999 > 第1197章 昆仑的未来

第1197章 昆仑的未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第1197章 昆仑的未来

“应该能保证吧,听说史大柱在内的一帮老板同情郭伟的遭遇,或者说是想跟我找点不自在,加一块儿给郭伟投了几个亿。”

王凌有些惊讶,这么隐秘的事,徐总竟然了解的这么清楚,这岂不是说明郭伟在神州数码搞的这些事情全在对方的掌握中

按下心中的惊讶,王凌说道:“那就推行员工持股计划!

郭伟本来想bo之后推行的,员工们也都翘首以盼。

如果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让大家看到新股东的魄力,可以稳定军心。”

杨廷坤看向徐良,他放下手里的茶杯微笑点头,“这个办法可以,还有吗”

“跟鸿蒙合作一个大项目,比如云计算,让大家看到公司不仅没有变差,反而变得越来越好了。”

徐良沉默了片刻,说道:“云计算投资太大,华夏数码参与不了。”

“别的项目也行,比如代理昆仑手机,正好填补良心公司中止合作带来的业务缺损。”

徐良笑着转过头,“老杨,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跟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坐在一边的杨廷坤笑着点了点头。

“有王总这样的人才加入,我们这次收购华夏数码也算是值回票价了。”

“您过奖!”

徐良做了个继续的手势后。

“这几招使下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起码大家会恢复对公司的信心。”

“不!”

徐良:“还少了一件事。”

王凌满脸疑惑。

“你来当公司总裁,让良心旧部看看,我们鸿蒙还是容得下人的。”

王凌惊愕之余,心里也兴奋起来。

他现在是华夏数码工程院院长、华夏数码it服务集团副总裁,在公司里连前五都排不进。

“ceo由老杨暂时兼任,你们有很多想法相近,应该有不少共同语言。”

王凌秒懂,大老板这是告诉自己:要是干好了,将来可以接任这个ceo的职位。

明白后他心里更热切了,赶忙表态道:“徐总,您放心。我会尽快让华夏数码恢复稳定。”

“光恢复稳定可不够,股民现在都指望我把股价抬到两位数、三位数去呢。”

王凌笑着说:“这也并非办不到,只不过需要时间而已。”

徐良笑着点了点头。

又聊了一阵,王凌告退了。

“老杨,你觉得人怎么样”

“整体感觉还不错,具体怎么样,还要看他平常表现。”

徐良笑道:“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确实还要看日常表现。”

杨廷坤附和了一句后,拿出一份文件递过来。

“徐总,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盘古公司吸收华夏数码软件业务和研发团队后的管理架构。”

徐良接过来翻了翻。

按照盘古管理团队的意见,公司将分为云计算部门、大数据部门、办公软件部门和工业软件部门四部分。

四部门

徐良看了看,总共有13款不同的软件,以及大数据分析、云存储等7个二级业务部门。

“我看你这个垂直管理架构有点复杂了。

盘古作为一级管理架构,四个部门作为二级管理架构,各大子业务部门作为三级管理架构,各大开发小组作为第四级管理架构。

如果普通员工是第五级的话,你想要听到底层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就要越过三级。

你自己觉得这个机会有多大”

杨廷坤显然也是聪明人,“您的是取消四部门”

“嗯。……你们管理层直接对标各大软件研发部和业务部,左右加起来才二十个,即便再多几个,也能应付的来。

减去这一级,盘古公司的管理效率起码能提升50%。”

“明白了,回去后我们立即按照您的要求整改。”

徐良点头后,“现在公司的大数据分析系统现在能做到第三极吗”

“暂时还不行,我们手里的数据还是太欠缺,暂时只能做到‘诊断性分析’。”

大数据分析系统有四个级别。

1、描述性分析:这是大数据分析的基础层次,主要关注对历史数据的总结和呈现。

通过统计报告和数据可视化图表,帮助用户理解数据中发生了什么。描述性分析常用的技术包括数据可视化、数据聚类和数据挖掘等。

2、诊断性分析: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数据,找出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关联。

通过关联分析、回归分析和因果分析等操作,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的驱动因素,帮助用户理解数据变化的根本原因,

3、预测性分析:使用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未来趋势和结果。

常见的预测性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机器学习模型,如决策树、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

4、规范性分析:在预测性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最佳的行动方案和决策支持。

这一层次不仅预测未来,还根据预测结果制定行动方案,帮助用户做出更好的决策。

徐良脸上变得犹豫,而且沉默良久。

杨廷坤还是第一次看他这样。

在他的印象里,庞大的鸿蒙集团不管什么事,到了大老板这里,他都处理的游刃有余。

“老杨,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所以,我打算在公司内部成立一个针对自然灾害预警的大数据分析系统。

一开始我们也不要贪多求全,弄得太大。

先做地震。

通过收集全球地震发生前和发生时的地质、空气、动植物表现等数据,建立大数据模型,不断丰富数据,改善算法,建立丰富的地震数据库,争取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后,预测地震发生。”

杨廷坤心中惊愕,没想到让大老板沉吟这么久的事情居然是这个。

不过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知道不是开玩笑的杨廷坤迅速考虑起来。

“徐总,数据分析是概率性的事情,我们永远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可自然灾害这种事,如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那么就会产生极大的社会问题。”

徐良明白他的意思。

如果上面听了他们的意见,把人提前转移走了,并因此产生了几亿,甚至几十亿的成本,结果最后地震没发生,那这些成本算谁的

“我们竭尽全力做到准确,做好自己的事,其它的不问。”徐良道。

杨廷坤点了点头,“我回去立即组织人手。”

“毕竟是公益性项目,资金由集团来负责,先期给你五亿华夏币,今年你要把这五亿全在这上面。”

杨廷坤惊讶老板的大方。

他招上百个优质工程师工作一年都不完这笔钱。

“老杨,钱我给你了,半年后我要看到成果。”

杨廷坤一脸为难,“徐总,半年是不是太短了”

“短吗盘古做数据分析快三年了,已经建立起成熟的数据分析模型和算法,基础有了,添枝加叶的事很难吗

如果是资金和人员的问题,我会让谢总配合你解决。”

大老板都这么说了,他杨廷坤还能说啥,只能答应。

徐良心里叹了口气,如果可以,他也不想逼杨廷坤,但时间不多了!

“对了,你跟谢总一起做个发布会,把这件事说一下,将来去地震局拿数据也算是师出有名,人家也能配合。”

“好的。”

徐良略作沉吟,“如果你觉得半年时间确实太短的话,就先从川渝开始吧,那里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地震带,也是地震高发地区,先以那边为主。”

“嗯。”

交代完后徐良叹了口气,他能做的就是这些了。

只等这个项目做起来,他就能以一个合理的渠道把文川的事透露给上面。

至于最后结果如何,就不是他能控制了。

到时候,也算是问心无愧。

——

时间进入1月份,天气大幅降温。

不过对常年练武的徐良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从车上下来,抬头看了眼面前高耸的‘黄金置地大厦’,也是现在昆仑工业集团总部。

这栋占地17538平米,10万平米建面的5a级写字楼,是泰华收购烂尾楼地块改造而来。

05年末建成后,就租给了昆仑公司作为总部。

但随着公司迅速壮大,人越来越多,显然是不够用了。

“新总部的事情你们考虑过吗”

一旁的雷俊笑道:“已经跟魔都方面谈过了,初步计划是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拿一块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约450亩的土地。

会在这块地上面盖12栋办公写字楼,总建筑面积约为50万至6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4万人同时办公。”

“预算呢”

雷俊:“因为我们是科技企业,拿地能享受很大的政策优惠,大概五六个亿就能把地皮拿下来。

主要成本是施工建造和装修,总投资预算是50亿华夏币左右。”

“底价有点高啊,差不多每平方米造价1万元了。”徐良笑道。

手里握着全国最大的地产公司,他对房价是很敏感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