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 第一千一百零零五章 被祸及池鱼

第一千一百零零五章 被祸及池鱼(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别的不说,光是品牌优势那也是杠杠的,在恒生银行规模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研究资本市场,然后就制定了汇生指数系列。

这个恒生指数在全球的知名度要远远超过恒生银行本身。

但是,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成分股,都是恒生银行一开始就研究出来的。

几十年的历史还有另一个时空的发展说明,这一套指数体系制定的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而恒生指数成分股会定期更换。

1964年,恒生指数制定之初确定初基点是100点,1967年一度曾经跌到最低点5861点。

可是,几十年之后,恒生指数却屡创新高,从500点、1000点、2000点、3000点、5000点、10000点、20000点、30000点。

所以,如果从64年开始就投资一揽子指数成分股,并且,紧跟着指数成分股修订也跟着调整自己的持仓,几十年下来将会得到数百倍的收益,绝对会远远跑赢房价和经济通胀。

恒生银行的历史颇为有趣。

香江恒生银行HagSegBak,是香江第二大上市银行。

香江恒生银行港交所0011,OTCBBHSNGY,HagSegBakLiited于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伟、盛春霖及何添创立,总行位于香江岛中环德辅道中83号而大厦前身为于1988年元旦清拆的中环消防局。

1933年恒生银号创办时期,4位创办人中,其实何善衡出资最少,只有港币1,000元,但他却与恒生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恒生银号最初设于银号钱庄林立的上环永乐街70号一幢旧建筑物内,面积只有800平方呎。当时,银号董事长由林炳炎出任,经理和副经理则分别为何善衡及梁植伟,全银号职员仅11人,规模较小。

初期主要经营买卖黄金,汇兑及找换的业务。开业首年,获利10,389港元。恒生银号以香江为基地,其后业务扩张至广州、上海等大城市。

1937年,东瀛发动侵华战争,内地富户纷纷南下,急于把银元兑成港币。由于恒生已在内地遍设业务网络,生意滔滔不绝。内地的ZF急需外汇以资军费,恒生更独家代理政府的兑换业务,从中抽佣,获利甚丰。

1941年,香江沦陷,恒生被迫停业。林炳炎、何善衡等人带同资金及18位员工往澳门暂避。由于当时澳门已有由区荣谔创办了同名的恒生银号,他们遂改名“永华银号“继续经营。

1945年,香江光复后,他们返港,并把恒生银号搬往新址中环皇后大道中181号自置物业重新开业,新店规模较以前大。1946年,利国伟应邀加入,主理海外黄金买卖。

1949年10月,内地变天,新ZF于内地实行一连串严格的外汇管制。至韩战时期,联合国对内地实行经济封锁,这既打击了海外对内地的投资信心,也对原先拥有内地网络的银行业务不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