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奉为上宾(1 / 2)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可下水量太大的春雨就不是油了。
泥土干燥有利于播种,泥泞的田地不仅不能下脚,也影响播种的速度和成效。
连着四天的暴雨,让朝臣和叶景琰都焦头烂额。
眼瞧着马上就要到春春日祭祀的时节,耽误了播种,百姓们这一季度的收成就要大打折扣。
为此叶景琰立即联合朝臣,在宫中举办了祭祀,祈求上苍早点停雨。
祭祀结束的第三天,天空终于放晴。
叶景琰紧锣密鼓地找朝臣入宫,商议春播一事。
“臣昨日去京郊看过,咱们京城的旱田都变成南方的水田了。”新任户部尚书解雨山开口道。
他是闻太傅的弟子,算叶景琰半个同窗,年少有为,为人处世也十分通透。
他所说的事实在众人意料之中。
“钦天监那边得了结果,未来半个月都是晴天,当务之急是将田里的水引出来,之后的事情才好进行。”闻太傅说道。
解雨山接过话,“百姓们已经在自发挖掘水渠引水了,大概三日就能解决。”
“皇上,等地皮干燥之后需要耕耘一遍才能播种,如此又要往后推日子,臣想能否将粮库中的良种拿出来,交给百姓去
种。如此,今年的收成也能好一些。”他又看向叶景琰,继续道。
叶景琰颔首,粮库中预留的良种本就是应对各种突发天灾来的,这个时候是该拿出来。
他正要开口,刘泉捧着一卷图纸进来。
“皇上,各位大人。”刘泉先躬腰行礼,又将图纸放在叶景琰的桌案前,“皇上,这是侍卫从登闻鼓那里取来的。”
闻言,御书房内的朝臣们都伸着脑袋看那张图纸。
南海城墙和炮车一事之后,谁还不知道皇上在登闻鼓那里摆了一个箱子,供佚名放图纸。
只是南海的事情不是结束了吗?佚名又送什么图纸?
叶景琰瞥了一眼众人的神色,“想看就过来看吧。”
大家嘿然一笑,既然皇上开口了,那他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众人围在桌案前,看着叶景琰慢慢打开那张图纸。
图纸上是京郊农田布局,这份图纸,御书房内的每个人都手握一份。
只是眼前这张与他们手中的那个有点不同——上面用红色的笔画了沟渠示意图。
“他是想将田中的雨水聚集在一起?”解雨山看着所有红线都聚集在一处空地上,并且那片空地四周还画了小横线,寓意闸门。
闻太傅感慨道,“他是想物尽其用。”
一旁的吴毅皱眉,“有什么可用的?这么做还要动用人手挖建水库,除非他也会观天象,知道京城往后总要下雨。”
他觉得把水引出去就够了,完全没必要再建个水库。
解雨山脑筋转得快,正要解释,就瞧见叶景琰忽然将手放在图纸上,仔细摩挲,像是在找什么暗号。
紧接着,所有人都瞧见叶景琰举起图纸,又吩咐刘泉点根蜡烛,将图纸放在蜡烛上烘烤。
几行精致的簪花小楷跃然现于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