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花3(2 / 2)
就算我什么都知道,没有谁能一直陪着谁,那些在自己生命中经过的人、发生的事,只有在事物本身正在进行时,才可能在某一瞬间得到永恒不朽的升华,可我依旧无法避免一些感受,无法改变一种生活的状态,无法安然的度过这一生。
那些出现在自己生命里的人,无非是陪伴我时间长短的多少。我曾无数次度量那些在岁月中让我念念不忘的场景,我发现,那些浮现在我脑海里印象深刻的画面、那些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的身影与陪伴我时间的多少并不成正比,他们或是出现在不经意间,一个眼神动作、一个日出日落就足以让我着迷深陷,或者正大光明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发光发热、带给我温暖与希望,再或者落入深渊掉入低谷,整日徘徊于失望的岔路口上,久久难以释怀。
在我落入时光隧道从宇宙的天幕从上而下的过程中,我之前的人生片段不断浮现在隧道中,而后在我的记忆里凭空消失。
在我不断遗忘的记忆里,小时候,只有在过年或者暑假才能回老家待上几天,大多情况下,都是去城市里姥姥家过周末,姥爷总是问我:“姥爷好还是爷爷好啊,今年在这里过年吧”之类,数不胜数,我的回答总让他伤心,我说我要回爷爷家,那才是我的老家,可是我见爷爷的次数都比不上姥爷给我讲的故事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少回老家,内心充满了对姥姥、姥爷的愧疚,直到爷爷奶奶去世后,那种对于那种老家的情怀也消磨殆尽,而更多地是想给姥姥、姥爷的陪伴,给那些还未曾逝去之人的陪伴。
再后来上了大学,那种老家的感觉已经不复存在,有的仅仅是对这座城市的怀念,对生我养的这座城市的一种故乡情怀。
虽然工作后的我壮志凌云,一心只想离开这座让我伤心了十多年的地方,找另外一座城市安稳的度过此生,对于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的今朝,我发现在哪里生活对自己来讲都是一样,我早已习惯孤独,习惯了在一个人的夜里涕泗横流。
但我还是不能忘却这座城市,不能忘记老家。老家是比较偏远的农村,我父亲姊们九个,他排第八,他是第一个在农村里考上大学的人,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就没有人管过我,我是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并没有城市对于农村的歧视,小时候对于大人们的那种不可一世、说话粗鲁的方式和以事论事全面否定的思想有着深痛的厌恶,那些大人们总是喜欢将一种自己所认为的偏见强加于人,搞的你是也是,不是也是,这种原本就不存在的歧视,都是历史必然的产物,万幸的是,这种思想在时间的流逝下会不断的消失殆尽,可惜那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仍有些偏执,你一旦表漏出某些令他不愉快的行为,他就会将你打上他心中所谓标签,并向他人展示,很可怜可悲、可惜可叹,可怕的是一开始你还不知道所谓的标签是啥,后来明白过来为时已晚,那些东西极大伤害我幼小的心灵,人的心受了伤,是永远无法抹去的,就算记忆不再,那些经历,那些令我不愉快的事实也已经深深刻在你的脑海,下意识的影响你的未来。
只不过那些让我内心蒙受阴霾的东西现在早已经消逝,如今根本无法在我的心中泛起一丝波澜,所以才表现的如此玄乎,才令我更加深恶痛疾。
现在还能清晰的回想起来的那些,只有美好的回忆,那才是在时间长河中能够轻易被人们留下来的东西。
记忆里,我在老家呆过的日子,就是与哥哥并排躺在老家平房的屋顶上,忱着暖风仰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那漫天的星星占满了我所有的感受,偶尔闪过的一两颗星星还会让我们激动万分,也共同探讨过外星人是否存在,那夏日的沉闷就在我的奇思妙想中呼啸而过。
人的记忆总会在成长中不断地消失,有时候你感觉自己不像自己了,这种感觉都是对的,因为现在的你忘掉了过去的自己,人总是会忘记,这无法避免。
我有个发小,我母亲跟他母亲是很好的朋友,小时候常在一起玩,上小学也很调皮捣蛋,整天胡言乱语啊,两位母亲也是很为自己孩子学习成绩担忧,直到上了初中,我不再像当年那样疯癫,两人彼此一起玩闹的机会也没有了。
记得大概有一年多没去过他家,一次过年去的时候,难免说起期末考试成绩,那时中考挺严的,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好,班里也就徘徊在个二、三十名,他母亲问我成绩时我磨磨唧唧的避开这个话题,她那时笑道:“我可是记得上小学时你和乘龙一块玩啊,就知道玩了,问你怎么还不学习,班上女孩子学习成绩都比你俩好,你听到还不服气,很认真的说到了初中,就是男的学习成绩好的天下了。”当时我就愣住了,不是因为她调笑我的学习成绩,而是我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年那种轻浮的表情,自傲的言语,完全忘记了,可是,还有这么一个人,能够云淡风轻的替你讲起这段故事,描写过去的你,张牙舞爪,童言无忌,她记得你,就仿佛昨天才发生一样,历历在目,那一刻,我的灵魂感到了极大地震撼。
是不是人一旦忘记以前信誓旦旦的自己,就可以坦然的过好当下的自己,是不是人经历了现实的冲击,忘记了以前经历过的东西,就会变成另一个自己如果把你的记忆换成另一个的记忆,是不是你就成了他?
这个答案东哥曾与我探讨过,那还是在梦中,一座江南水乡的桥上,宋代林外的一首洞仙歌就源自那里,当我试探的问起他,东哥不屑一顾道: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一个你那个年代的人穿越到了吕沟桥事变的年代,忘却了自己原来的记忆,拥有了我的记忆,你说他会不会抛头颅洒热血,驱逐日寇,壮我河山?我相信中华男儿会用他们的脊梁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明天,中华大地从来都不缺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只要他心里还有一丝良知,还有男儿的热血。
我默然,人所有的良知与感受,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感同身受的记忆尤为刻骨,几乎无法忘记,人既然活着就应该直面自己的过去,所以现在我时常想回忆起过去的自己,检查下自己是不是忘记了,生活确实迫使自己不断地向世俗低头、委曲求全,可是那个充满了良知与天真的少年,那个自己并没有真正的死去,我不可以彻彻底底的忘记我自己做另外一个我,虽然过去的我那么的不堪,生活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可如今我还是我,我依旧害怕高处,害怕死亡,喜欢逃避。
宇宙法则的定义就是万物不断的流逝与改变,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有时候,你眼中的那些改变或者不变,都是相对于某个特定的东西,比如一个时代、一个地方、你的朋友、甚至你自己,彼岸花就是所有变化的产物。
星儿知道杂人的感受,但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你所做的就是选择不同的方向前行,但永远都不会抵达,没有所谓的终点,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都被迫顺流而下,直至精疲力尽,不知何时就消失不见了,所以有些事情你又何必如此的执着,又何必要做一个倔强的自己,放下过去的自己,认清现在的自己,重新开始一段生活,想办法活出自我,是对自己的负责,所以星儿对杂人释放了遗忘咒语,既然杂人暂时还不想走上修炼的道路,那么让他暂时忘掉这一切,星儿不想让他自己再孤独的求索下去,这是她的私心。
星儿知道,对于人类来说,研究开始或者研究结束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本身就只是一个过程。
那条时光隧道径直通往他的25岁天空,杂人忘记了大笨熊、夜之子、东哥以及所有他被迫经历的记忆,重新降临在一处高楼上,身后是一间平房,他就那样笔直的站在一片天阳能板之间仰望着星空。
看着天际的尽头闪过一颗流星,而后密密麻麻的流星毫无规律的占领了我所有的感知,铺天盖地,遮住了整个天空,不知为何,我泪流满面:“这场流星雨真的好美。”
直到第二天中午,我缓缓从床上爬起来,那脑海中的画面依旧无法挥散,我对着镜子欲言又止,不知道为什么,我好想大哭一场,可我已经哭不出来了。
转身叠好被子,穿好衣服,跑去洗漱,出门时下意识伸手擦了擦那张印着大海、蓝天、沙滩的照片,像是在触摸遥远的星辰。
事实总是那么让人无法接收,例如,彼岸花终究是一场盛大的梦幻,它虚无又缥缈、魂牵又梦绕。有人认为它是爱情的代言词、是梦想的召唤器、是自由的启明星,是永恒的象征。
事实难免会让人觉得可惜、可悲、可叹,例如,彼岸花只是人们心中的臆想,毕竟那所谓的永恒,也只是那一瞬的永恒,一瞬间的永不老去。
而对于事实,你可以选择逃避或者选择面对,而我要去应聘一份新工作,家里快揭不开锅了,楼下的早餐都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