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百年粮食 > 七十六,二踏子投资办砖厂

七十六,二踏子投资办砖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初夏,是个经常变天的季节。晚上下了一场雷雨,天刚亮,金石就腰系鱼篓,手提抄箕,急急出门,赵干部看了,晓得是去抓鱼了,也好奇地追了上来。雷雨过后,河沟水涨,四周都是哗哗轰轰的水声,池塘里的小鱼儿就会欢快异常,逆水冲向小河沟,金石将竹抄箕拦在河沟下游,人在水沟里逆水赶一遍,各种各样小鱼便会顺水而下,被拦在抄箕里,抄起抄箕,只见白花花一片,有油选子,火煸子,禾花鱼,鲫鱼,泥鳅,小虾。几条河沟下来,鱼篓就装满了大半篓,不少鲫鱼还会顺着河沟钻进稻田里,稻田水浅,鲫鱼胆小,一受惊就会一头钻进泥里,金石一摸一个。赵干部也学着同金石摸,摸到了鱼就哇哇大叫,像捡了金元宝,捞了个心满意足,金石才去上学,这鱼就由小云处理。烹这类小鱼,是要有耐心的,一个个小鱼都要挤去内脏,洗净鱼鳃,再先放入锅里蒸熟,用谷壳烘干。一天下来,烘干的鱼,一片焦黄,鱼香四溢。

到了晚上,小云做了一大碗,先用油煎,再用青红椒爆炒,那美味,让赵干部终生难忘。剩下的鱼,小云就留一部分让赵干部带去城里,还有一些,用报纸包好,让金石带去送给满妹子家。

金石给满妹子送鱼,晚上一个人不敢出门,叫金玉去,金玉说晚上害怕蛇,死都不去,只得请赵干部,赵干部听说是给满妹子送鱼,正巴不得,忙跟着一道出门。

路上,赵干部问金石这抓鱼的手段跟哪个学的,金石说:“这算什么,这里的孩子哪个都会。只是我哥有一绝,就是抓水鱼,每到腊月,水塘放水抓鱼前,那水鱼聪明,也害怕寒冷,就会钻进泥沙里躲藏,一般人是找不到的,我哥就找得到,看准了,一挖一个准。每年过年前,我家的水缸里,都会有很多的水鱼。村里的德子看了眼红,也过来挖,却不得要领,像挖地一样,将池塘里的泥沙挖了个遍,忙了一个上午,一只也挖不到。到了夏天,哥想着水鱼吃了,就操一根十多米长的竹杆,竹杆一头是铁叉,去池塘里摸水鱼,不管那塘里水有多深,水面有多宽,他一下水,只要打几个水炮,其实就是用双手在水里打的,那声音就同打雷一样,咚!咚!咚!那水鱼生性胆小,听了这声音,就会钻到泥沙里去,这一钻,就有气泡冒上来,哥看了气泡,就在气泡处下杆,定了位,顺杆往下摸,出来时,手上就有一只活生生的大水鱼。”

赵干部就啧啧说:“听你这么说,这也不难,我也会呀。”金石说:“看着容易,做就难了,很多人都试过了,都不行,首先是你打的水炮打不得那么响,吓不到那水鱼,那水鱼就不会去钻泥,再就是打了水炮,很多鱼都会乱撞乱窜,水泡很多,你也分不出哪是水鱼泡哪是其他鱼泡。还有,你一口气能在水里闷多久?水塘的水底有些有十多米深,恐怕还没有等你下到水底,就要窜上来,莫说还要在水底摸鱼了。”赵干部啧啧,说:“可惜了没有这口福。”

金石说:“这山里,要吃的山珍海味也多,只是要有些手段才行,有些高手,搞这野物,那手段,你想都想不到。听我爹说,他小时候,有一年,一天晚上,村外头来了四个人,一家人也不认得,那来人说,我们赶了一天的山路了,还没有吃上饭哩,能不能在府上请赏一餐饭吃。爷爷听了,二话不说,就要奶奶做饭,奶奶把家里能吃的都做了,米饭煮了一大锅,这四人吃饱喝足,说了声打搅,就走了。到了凌晨时分,爹就听到周围山里轰轰轰好几声炮子声,奶奶吓得将爹搂在怀里,对爷爷说,是不是来土匪了哩,我太爷爷是打猎的出身,爷爷也是晓得一些的,安慰奶奶说,不是土匪,是晚上在我们家里吃饭的人,他们在山里放炸呢。天亮后,就见这四个人又来了我家,从麻袋里取出十多只血淋淋的剥了皮的野物,有獾子,山狐,黄鼠狼,全送给我爷。对吓得半死的奶奶说,多谢了您这饭,这是我们的规矩。说着就走了。爹说,我家那几天,天天吃的野味,那鲜味,飘出几里远的山外,一时吃不完,还烤成了腊干。

赵干部问:“他们是怎么炸的,全都送了你,他们自己不白忙活了?”金石说:“他们要的是那皮子,而且是要整张皮子没有一丝损伤的,这样的皮子才好卖,而且稀贵,要做到这一手,关键是靠他们那炸药丸,也不晓得用的什么火药,也就乒乓球大少,外面包裹着一层牛油,用那牛油的香味吸引动物来吃,一口咬下就炸,其实那炸药的威力也不大,只是把动物的嘴炸坏,头炸晕,一时半会醒不来,动不了,这伙人上去了就趁热剥了皮,是从炸坏的头部开始退皮,一直到尾尖,整张皮就这么下来,连刀都不用动的。”赵干部连连称奇。

到了满妹子家,只见王支书、兴伢子,满妹子,王队长,细细都在,还有踢踢。满妹子看了赵干部,说:“正要去找你,你却自己来了。”金石将干鱼送给细细,细细看了,对满妹子说:“看看,人还没上门哩,就有娘心疼了。”满妹子说:“爹不也疼你吗?”说完,看了爹一眼,见爹对她板着脸,晓得自己说漏嘴了,就冲细细做鬼脸,细细说:“说得没错呀,爹就像疼你一样疼我嘛。”

王支书就对赵干部说:“这次踢踢来谈的,是二踏子来信说的事,说他要投资在村里办个红砖厂,要请些村里的人合伙。还要给踢踢买台拖拉机,既可耕田耙地,还可投入到砖厂拉砖用。他还说了,这分了田后,农民以后发展前景会看好,收入也会增加,有了钱,盖红砖房的就多了,红砖也不愁没有销路。我想了想,这也是个好主意,只要有钱投入,技术也没有问题,踢踢原就是烧砖瓦的,只是那时候用的是柴火,这些年柴火少了,就停了业,现在这烧砖用的是煤,也不难搞,只是担心这政策会不会允许。”

赵干部听了,拍手叫好,说:“这是个好想法呢,至于政策问题,我想,只要是不占用耕地,不污染环境,合法经营,就不用担心。”踢踢说:“占用耕地倒不会,原先那块废弃的砖场,是在村东面的黄土坡,那块山是块生土,也长不了庄稼,做砖坯倒是极好。污染环境,就更不会了,这煤渣铺在庄稼地里,也不会有影响的。”赵干部说:“这就很好。至于用煤的事,我去同县里打招呼,技术方面,我想这烧煤毕竟同烧柴的窑不同,还是请区里一些红砖厂的技术人员来指导指导。这事事不宜迟,只要钱到位,拉起人马来就可以干的。”

王支书说:“弄这个砖厂,倒是现成的,只是担心,这一搞起来,会不会耽误种庄稼,影响粮食生产。”赵干部说:“应该不会,土地承包后,农民农闲的时候还是多,既然书记您有这个顾虑,我们也可以与二踏子协商,建议还是由您来担任这个厂长,这样,也好协调好种庄稼与砖厂工作的关系,做到两不误,二踏子既然给踢踢买拖拉机,就让踢踢管运输,其他人员,由村里定,首先还是得照顾贫困户入伙。”

王支书说:“既然是二踏子投资,这厂长还是让二踏子当吧,我就顾问顾问吧。”踢踢说:“二踏子说了,他只管出钱,他还得在外面赚那大钱,哪会自己回来弄这事,我看,还是支书你来牵头,这样我们干起来心里也踏实。”王支书说:“既然这样,我们也开个村党员干部会议,把人选定下来,眼下很快要双抢了,能先准备的,先准备好,待双抢过后,就开张。”大家都赞同。

不久,办砖厂的事便定了下来,由王支书兼任厂长,踢踢任副厂长,满妹子负责管账和销售,还聘请了一名制窑烧砖的技术员,砖厂就选在村东的黄土坡,共招收四十余人,这四十余人,先由踢踢培训制砖技术,待双抢搞完,就动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