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商会(2 / 2)
“这层床单隔着,晚上睡觉会掀开,怕啥,过来坐。”
鲍大娘这才坐上去,温暖透过厚棉被和外裤渗进来,整个身子很快就暖和起来了,从内到外透着一股子爽快劲儿。
要是自己家里也有这么个炕就好了。年轻时候干活儿太拼,现在冬天一下雨下雪膝盖和腰背就说不出的难受,受不了湿气。
白羽走了,不知道刘大全有没有学会这手艺。
“是个好东西,你家大全会做吗?会的话我花钱请他来给我家砌上,你家地里的活儿我叫家里几个小子去帮忙干。”
刘家活儿太多,现在河面都冰封了,刘大全还天天泡在地里耕地。要是直接请,人家指定不答应。
温氏笑了。
她
跟鲍大娘关系好,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办事儿敞亮,考虑周全。就算不成,心里也不会暗戳戳记一笔。
“就冲你这句话,我家大全不会也得会!炕占地方,你家里要腾出地方来才行,该准备的材料晚上大全回来了我给你问问。”
“那就说好了!明儿我家杀猪走不开,你叫金芽过来跟知会我一声儿,这天儿一下雨就路滑,你别随便出门。”
“成!”
刘大全也没啥意见。
自己一个人去帮忙砌炕还换来人家四个劳动力,说起来还是自己家占便宜,钱可不能收。
金芽隔天去传话,又围观了一场杀猪。
快到年底,不少人都会咬牙奢侈一把,平日里不咋吃得上肉的多多少少都要买点猪肉回家,还有些家庭有了点钱忙着补充厨房用品,买猪板油回去炼油。
猪肉摊的生意好,杀猪匠自然也要冲一波业绩。
往日鲍家杀猪都是半月一杀乃至一月一杀,最近隔五天就要杀一头。
金芽回家的时候又被塞了一根猪尾巴和两根大棒骨。
昨天的大棒骨炖萝卜拌面条吃,味道香得很,一顿饭就全给吃完了。
再一次上县城,金芽特意带上了给白羽和白云的回信。
家里要买的东西已
经差不多没了,她拿着信封找到温氏说的商会,门口人来人往,热闹得很,旁边还有几个穷书生摆摊,面前一方小桌,上边摆着纸笔,好些人在排队等着写信。
金芽直接进门问伙计:“我想寄一封到衢州的信,请问找谁?”
伙计嗓门清亮,一开口叫人听得清楚但又不觉得尖锐:“三日后骆家商队要出发回衢州,姑娘随我来。”
他领着金芽走到右边柜台旁,“先生,这位姑娘有信寄到衢州,请您帮她登记地址。”
里边那位胡子特别长的先生转过身来,从柜台底下掏出一本册子,翻到第三页,提笔沾墨,看了金芽一眼:
“姑娘可知道具体地址?到那边之后信交给何人?”
金芽想了想:“衢州出了个巡抚的白家,收信人是白家侄少爷。”
听见巡抚两个字先生也不为所动,飞快写下地址和收信人,“信交给我。”
金芽把信递过去,对方掏出一枚印章,沾了印泥盖在信封上,明晃晃的“骆氏商队”四个大字。
担心她误会,先生解释了一句。
“这印章是为了防止被人有心或无意给弄混了,信虽然不够贵重,但都是寄信人的一番心意,不能叫商会随随便便给弄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