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大明的官员是一帮精致利己群体(2 / 2)
然在大明的内部,对此知晓的却并不多。
朱由检要用自己的方式,让大明跟世界联系起来。
受上朝天国思想的影响,大明的一种主流思想,便是觉得大明之外的世界,没有什么好探查的……
即便外面的疆域再怎么广阔,那也没有大明富饶。
可事实上并非是这样的,倘若能逐步真正意义上开放海禁,国朝所面临的压力就能相应减轻很多很多。
谁又能想象的到,在大明朝廷于开海、禁海这件事情,反复横跳之际。
离南洋最近的大明东南之地,民间盛行走私海贸之事,凭借瓷器、茶叶、丝绸等海外热销之物,每年赚取无数银子?
只是这些赚取的银子,多数没有在大明流通起来。
相反都被窖藏,要不就购置田产。
在朱由检的眼里,大明东南治下的权贵、官绅、地主、商贾,那多数都是造反派。
银子银子没少赚,还享受着赋予的特权。
关键还他娘的骂朝廷暴政,不该于民夺利,这不就是纯纯的精致利己群体吗?
“说,到底出什么事情了?”
朱由检眉头紧皱,看向朱纯臣说道,“能让你这个大明国公,京卫都督府左都督,表现得这般慌张。”
“是有人聚众造反了?还是想冲击宫廷?”
朱纯臣忙拱手道,“回陛下…是锦衣卫押解袁崇焕在京城各坊游街示众,导致朝野间不少人对此很是愤慨。”
“说锦衣卫……”
“他们倒是愤慨起来了,朕还没愤慨呢。”
朱由检站起身来,冷然道,“锦衣卫督办袁案,是奉朕的旨意。”
“锦衣卫做什么,不做什么,他们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指手画脚?”
“这有些人啊,总是抱有侥幸心理,国朝的风气要是再不改一些,那迟早是要出大事!”
“走,朕倒是想要看看这帮人能闹到什么程度。”
“徐卿,去让上军机处所有人陪朕去午门看看这难得的盛况!”
“王德化,你派人去文华殿,让韩元辅、李标等阁臣全都去午门,也让他们好好瞧瞧!””
“臣领旨!”
“奴婢领旨!”
就近段时期京城的舆情导向,朱由检清楚是怎么回事。
若是没有朝中大臣的支持,仅靠一帮清流和读书人想要知晓那么多内部,肯定是不可能的。
读书人参政议政,在历朝历代都是明令禁止的事情。
但在大明后,渐渐的却成了一种风气,甚至还能影响朝堂。
虽说朱由检清楚大明的文官群体,是很庞大且盘根错节的存在。
但是想要单独收拾一些人,那还是能办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