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苏醒(五)(2 / 2)
白翎顿了顿:“什么?”
“你希望王上怎么样呢?他活不了多久了,你希望他死前做些什么?”母亲看着她的眼神尽是无可奈何的悲哀。
“娘,你是不是早就知道......”
“是,我早就知道你父亲的死,必然有夏国的内鬼,那又如何呢?”梁琦哀伤地看着她,“你和小翦还活着,王上也没有赶尽杀绝。杀了他?可是就算我们不动手,王上也活不了几天了,叫他把自己做的事情大白于天下?夏国本就强敌环绕,若是真的因为君臣失和,王上和定远侯府决裂,只怕夏军都要换血,届时邻国趁虚而入怎么办?你父亲一生都在致力于让夏国和平而强大,你我又何必为了自己的心安,去忤逆了死人的意思。”
“父亲知道吗?父亲死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会中了雍国人的埋伏吗?他死得瞑目吗?”白翎的声音渐渐高起来,“然后你让我一句‘起码我和小翦’还活着,就轻轻松松一笔带过吗?”
“复仇......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它和你在战场上收割一个敌人的头颅不是一码事。”梁琦平缓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那其中的黑暗与煎熬,又哪里是可以形容的,何况是向一个快死的人复仇,你和小翦......哦,难怪小翦想当摄政大臣,他想毁了夏国来替他父亲陪葬?”
“不是。”白翎硬邦邦地说,尽管有时候她确实也想过这个问题,“我想做的只是问夏王要一个答案,然后把父亲在奏折之中写的那些东西一一实现——父亲哪怕是临死之前依然在写他想改革军队的方案。”
梁琦问:“你去认真看过这些方案吗?”
“看过,想改革军队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制度,父亲认为这种制度虽然能防止武将形成势力,但军队根本只是一盘散沙。想要重开武举,选拔人才,想要改革天机营,改进兵器和火器,想要在军队之中推广定远军的夜校,不再让夏国的士兵大部分大字不认识一个。甚至在黑羊谷一战之前,他的折子之中,想要想办法和唐国交易,得到唐国的冶铁技术——哦,这个我们已经实现一半了。还想让战死的兵士的妻子不必守寡,可以自行改嫁。”
“我记得王上提到过,说这些政策有一些太过激进。”
“我知道,但不做这些,夏军的战斗力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从越发混乱的天下大势之中活下来。”白翎说道,“父亲还说,夏国人富裕久了,便不愿意改变,总是巴不得交给夏国的少一点,自己口袋里留着的多一点。这种社会之中不适合进行唐国那样规模的军队改革,可是越是在军中呆的时间久,我越知道这是必要的。”
“你想把他想做的事情做下去。”
“是,我知道白翦选择萧河,是为了更好控制,能从中为定远侯府攫取更多的利益。”白翎道,“但比起一个容易控制的君主,我更希望父亲想做那些事情真的实现。”
母亲慢慢地说:“这条路很难走。”
“可是我和小翦都还年轻啊,我们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而且......”
“那就去吧。”
“而且......娘,您说什么?”
“那就去吧,去走你们自己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