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永夜剑歌 > 第225章 追忆

第225章 追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见到余拏舟,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赵拢月,神色也露出些许拘谨和紧张,躬身行礼:“晚辈赵拢月,见过余先生。”

余拏舟哈哈笑道:“你这孩子,偷偷溜进来不说,还敢跟我那位师侄出剑,这回苦头吃大了吧?”

陈夜想起来刚跟赵拢月见面那次,她确实出去跟某人打了一架,然后才会就连一头金丹境的游魂都对付不了。

也才有了他们的相遇。

赵拢月撒娇道:“余先生!”

“好好好!不说这件事。”

方静言和胡依两个人,看到陈夜和赵拢月对余拏舟也如此尊敬,就猜出了眼前这个看着寒酸的老书生,身份定然不简单。

两人对视一眼,也都纷纷躬身见礼。

余拏舟被陈夜搀扶着落座,他多看了一眼方静言,哈哈笑道:“除了我那天涯书院,倒是不经常能见到读书人。”

方静言无奈道:“如今世道人人崇尚武力,难免的事。”

余拏舟倒是豁达,被陈夜搀扶着坐下,笑道:

“刀刃有刀刃的锋利,道理有道理的锋芒,无论读书还是修行,只要心没有走歪,脚下的道路,便处处通往山巅!”

方静言若有所思。

那边赵拢月已经抢着给余拏舟倒酒。

老人举杯之余,环顾四人,笑意浓郁。

“希望我这个老头子,没有打搅到你们年轻人约会。”

四个人的脸颊同时一红。

陈夜干咳一声,“先生喝酒。”

余拏舟也不点破陈夜这点小心思,接下来这位圣人真就好像是来这里蹭一顿酒的,不时饮几杯酒水,不时询问陈夜的近况,问问赵拢月的近况,也问方静言,问胡依的故事。

方静言说起了他的那番志向。

即山上山下都需要律法、需要一个官府去约束。

余拏舟有些意外,详细问了方静言几句,后者有这个想法,显然已经不是一日两日,圣人几番刁钻的问题,他都对答如流。

最后余拏舟点了点头,“不错,有想法,只是做法还有些稚嫩,读书很好,但我认为走路同样重要,你听过留下城?”

方静言目中茫然,摇了摇头。

余拏舟从腰间取下一方随身玉佩,递给方静言,“距离大夏十万里之遥,你若沿路走上一遭,那时还可以肯定这个想法,可以去留下城的书院找一个名为朱非晚的人。”

方静言不知道余拏舟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茫然地看向陈夜,陈夜赶忙对他使眼色。

余拏舟道:“不怕跟你说,以你一个凡人的身躯,走到留下城,或许要很多年,路上的危险不计其数,所以你得问问自己。”

方静言只是略微沉思,便接过那方玉佩。

“老先生说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晚生这辈子其他的没吃过,但是吃苦吃得多了,这是一个机会,晚生没有放弃的理由。”

余拏舟点点头,又看向胡依,发现后者脸上并无即将和恋人分别的悲伤,圣人好奇道:“老夫以为你要怪我了。”

胡依笑道:“小女子不识大体,说不怪老先生您是假的,但是小女子知道,这是静言此生最大的造化,我可以跟他一起去。”

方静言一怔,轻轻握住身边女子的手。

余拏舟看到这一幕,笑着,也沉默着。

世界忽然变得很安静。

是那种虫鸣鸟叫都消失了的死寂。

陈夜抬头看了看,发现此时的世界,已经停滞下来,就如同当时在青云城外时的那样。

少年不知道为何余拏舟突然如此。

“先生这是……”

圣人忽而远望,指着远处那片山林,“其实当年还没有这座城的时候,这湖便在此处了,冬天结冰的时候,从这里看去,能看见好大一片雪林。”

陈夜仰头看去。

此时算是九荒的夜晚,为了让百姓区分日夜,城池的灯塔晚上一般会暗下来,只维持在足以驱逐游魂的程度。

那里如今已不是雪林,而是盏盏灯火。

陈夜觉得,此时的圣人,眼眸里是有悲伤的。

或者说,叫缅怀。

“先生曾经来过大夏吗?”

“来过一次,因为她是大夏人氏。”

“先生说的她是指?”

“我内人。”

陈夜恍然。

原来方才余拏舟的悲伤,是在缅怀一个故人。

“走走?”

陈夜遂起身,和余拏舟并肩走出亭子。

世界停止了,雪花停留在空中,其实也像是在飘荡一样,有种更为奇异的美感。

余拏舟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笑容,“当时啊,我和她也来过一次这个湖,那时候这里不是京都,倒是有那座亭子,我记得那天下很大的雪,我们就在湖边堆雪人……”

说着说着,余拏舟就沉默了下来。

陈夜没有说话,就这么听着。

“后来她死了,替我死的。”

说着说着,余拏舟的目光就落在了赵拢月的身上,笑道:“我看得出来,你喜欢那孩子?”

陈夜本来还是有些害羞,但是很快就坚定起来。

“喜欢的。”

“很好,那孩子有些特殊,肩上的责任也重,往后你多替她担着点,日后若是起了争执,也站在她的角度想一想。”

余拏舟顿了顿,“最重要的是,是要相信她,如果将来有一天,整个天下都不相信她,你也要相信她,能做到么?”

陈夜点点头,“我尽全力。”

“触景伤情,却是扯远了,今天来是想告诉你一句话。”

陈夜躬身道:“学生洗耳恭听。”

这个若是不知道背景,恐怕会被误认为某个乡间学塾的教书先生的老人,神情凝重而复杂,一字一句道: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少年还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整个天地已经恢复如常,大片大片雪花飘落陈夜的身上,他四顾,余先生已不见踪影。

而他的手上,多了一把飞剑。

飞剑呈菱形,细长且雪白。

有一条无形的丝线将陈夜和这把飞剑联系在一起,以至于陈夜在见到这把飞剑的第一眼,就知晓了其名字。

名为“追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