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让功(1 / 2)
犹豫了很久,孙承宗说道:“去盖州太过凶险,还是稳扎稳打,在大凌河修筑城池吧。”
“等实力齐备,再图谋盖州。”
孙承宗一生做过很多次决定,绝大多数决定都是正确的,但是这决定确是错的。
不过他要很久之后才能知道。
在这里开一下上帝视角就能知道,以明政府现在的经济力量,供养辽东三城已经是极限了。
再往外延伸第四个城池,必须再来三四万兵力,以及七八万一声的民众才能防守的住。
而这些军民的前期建设都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目前大明没有这个资本。
最终的结局,肯定是辽东的负担让朝廷入不敷出,进一步加剧大明的灭亡速度。
而攻下盖州,试图恢复辽东半岛,确是战略上正确的,但是战术上能否成功,却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目前,大明的士兵不能打野战也确实是事实,如果全军进攻盖州卫,被女真偷袭了后路,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大明的困局,不管是打输了还是打赢了,都无法扩大优势。
当然,这一切都是上帝视角来说的,当时的人,就要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起码,收复失地在当时是没有错的。
当拍板之后,孙承宗摆了
摆手示意熊廷弼和袁崇焕退下。
熊廷弼看了一眼沈炼,孙承宗则坐在原地没有动窝。
二人随即明白了意思,双双退了出去,还带走了周围的侍卫。
当所有人都走干净之后,孙承宗来到了沈炼面前说道:“沈大人,该醒醒了。”
沈炼抬起头,像是从没喝过酒似的。
“见过孙大人。”
虽然来到时候不以为意,但是来了之后,沈炼便发现,这孙承宗喝酒的时候,总是有意识的往自己这边看,于是沈炼便会了意思决定留下来,看看这孙承宗能说些什么。
孙承宗点了点头,随后道:“这次来辽东的目的,叶首辅已经和我说了,不知你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
沈炼不冷不热的说道:“九千岁已经下令,不让查了,我即日即刻回京复命。”
这是孙承宗最关心的问题,这次仗虽然打赢了,但是也还是有很多可以弹劾的地方的,比如杀害平民,比如只在城中防守,比如敌军败退之后,未进行追击。
这些话,并非空穴来风,明代的言官骂人的理由,那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当年首辅赵志皋比较软弱,言官可着劲的欺负。
从吃穿住行,到工作态度,甚至到了最后,竟然拿赵志
皋的年龄说事,说什么你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不退休?
天可怜见,老头子赵志皋又不是严嵩,他也想退休,但是万历不干,挨着么多骂,赵老头也一点办法都没有。
真正历史上,宁锦大捷之后,也是有人骂袁崇焕,骂的词还特经典曰“暮气”。
暮是傍晚,气就是气,暮气就是傍晚的气。
都傍晚了还有什么气?和没气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