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既要捂着钱包,又要好名声(2 / 2)
顾宜楠也惋惜。
小鹏的爸爸在莞市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
妈妈在镇上的衣架厂打工,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虽然不是很富裕,但比村里那些懒汉家庭好多了。
小鹏给顾宜楠的印象,都是阳光开朗,很有礼貌。
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让这么好的孩子得抑郁症?
难道是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
还是学习的压力太大?
或者家庭问题?
顾宜楠想不通。
“我明天和冬花去看看他,正初认识一些心理医生,希望能帮到小鹏。”
对于村里的孩子,除非是熊孩子,顾宜楠还是能帮就帮一把的。
孩子是村里的未来。
小孩子们好,村里才会越来越好。
“去吧,小鹏家也不容易。”
李兰也希望女儿能帮一把小鹏。
村里的人,对读书的孩子,还是很关心的。
特别是家里有初三、高三的孩子,大家看到都会鼓励一把。
“老公,我明天去医院看一个抑郁症的弟弟,你在家照顾行行和乐乐哈。”
临睡前,顾宜楠跟陆正初说了明天的安排。
“好,明天我帮你准备好果篮和营养品。”
陆正初亲了亲老婆的额头。
现在孩子的压力太大了。
每年患病的人数越来越多。
陆正初都考虑成立一个基金会,帮扶抑郁症的孩子。
他小时候,要不是有姐姐拉扯大,估计现在也患上抑郁症了。
有时候,别人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善意的眼神,对自己就是一种救赎。
“楠楠,我们以行行和乐乐的名义,成立一个基金会,专用抑郁症救助吧。”
看着熟睡的孩子,陆正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顾宜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