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 82 章(1 / 2)
过了隔离期, 桑榆带着这次买回来的这群人进入关卡返回部落。
早在出发之前,岩就已经带着建筑队搭建新的生活区,如今刚回来的这些人和年初的五十名游人, 一起住在新区。
而关卡外面的隔离区以后将作为外来人交易和歇脚的地方。
关卡后面的游人营也暂时空着。
桑榆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从巴河集市带回来的珍贵稻谷种子进行晾晒存储, 她本来想着快些赶回来, 赶着在下半年种出来做实验,可如今已经是农历八月份下旬,这个时候种就太晚了,稻子到了天冷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活下来。
好在种子只需要储存好, 保持干燥不给它发芽,五年之内的陈谷种子都还能种。
而第二件事,就是要对整个部落的人手进行调整, 重新分队。
这次买回来的这些人, 处决了3个, 现在还剩208人,其中孩童90人, 成人118人。
这些孩子目前还没能形成有效的劳动力,主要还是以学习、训练和成长为主。
于是将这些成人将和年初的那50名游人整合在一起,形成组成一个新兵队,下分新兵一二三队。
大队长由大雪统一管理,一二三小队各设置一个副队长协助管理。
一队副队为苗,二队为草, 三队为克。
其中一队40人、二队64人、三队64人。
作为还处在观察期的新人,这些人是没有资格加入与打铁、制陶、食盐及武器相关的工种队伍, 但可以直接投入到种植、房屋及围墙建设等这些简单劳作中。
原建筑队和种植队的人如今思想上已通过考核, 成了部落建设的中坚力量, 可以根据个人天赋和兴趣爱好再分配到其他任何一个领域。
如今整个部落,成人加起来一共428人,儿童100人。
桑榆决定重新细化生产力工种,那就意味着会有一些小类将独立成队,也会多出一些小队长来。
种植、养殖和狩猎,依然是部落的三大基本工种。
种植队队长枝,队员人数依旧保持在50人。
其中10人是从原来的队员中挑选留下来的,比如像大米这种在种植方面有天赋有兴趣的种植园、农艺员。
剩下的40人缺口由新兵一队补上。
新兵一队副队刚好是苗,先前苗也是种植队的副队,如此一来,直接无缝对接。
养殖队队长雀,副队长青,人数增至35人,人员从之前的建筑队和种植队调配过来,养殖队未来最大的任务是要圈养更多的马匹和牛,以作为发展运输和战马的基础力量。
狩猎队,队长壮,队员保持在30人不变。
制衣坊,队长花,队员增至20人,除了负责部落衣物制作外,未来还要涉及鞋子、旗帜、被子等御寒服装生产加工。
手工队,队长角,副队长树。
考虑到未来打铁工作量艰巨,队员在原来基础上增至40人,该小队将来会涉及部落的科技秘密,不接收新成员加入,新增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中调配。
制陶队队长小雪,队员增至20人,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中调配。
砖瓦队队长二雪,队员增至30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中调配。
制陶队和砖瓦队两个小队可根据所发布的任务安排工作,如果遇到紧急出货或砖瓦短缺情况,可临时互相搭把手,侧重生产。
安防队,队长羽,队员增至20人,人员从原建筑队和种植调配。
任务包含山上一二哨塔的放哨,关卡守卫安排,以及平时的早午晚定时巡逻和实时巡逻。
后勤处,队长高,队员13人,其中包括以圆为首的伙房3人,柴火工作增至2人,部落卫生管理1人,仓库和粮食晾晒存储管理3人,医馆2人,打杂2人。
这些人都是从原有人手调配过来。
建筑队,队长岩,人数一共158人。其中27人是原建筑队留下的一些较有经验的泥瓦匠师傅。
剩下的是由新兵队二队和三队一共128人进行补充。
同时设置少儿管理中心,这是凤凰部落未来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部落思想引导的重要阵地,一点都马虎不得。
桑榆暂时兼任管理中心主任,白作为她的秘书随时协同工作。
管理中心下设生活组和学习组。
生活组由慈负责,分配10个人给她做助手,一个生活老师对应照顾10个孩子。
另外学习组暂时由明和慧负责任教。
这些孩子有父母的晚上就和父母一起生活,没有父母的就统一在新区的儿童生活区域住,白天上课,周六跟大人一起去训练,生活老师随时跟进。
这样下来,整个生产活动规划和人员安排完毕。
大家也很快就发现,几乎最早一批跟着桑榆的人,除了红年纪还小还没有更多出彩的表现,其他人都坐上了小队长的位置。
但对于桑榆来说,这样的安排还不断完美,因为手工队副队长这个岗位,桑榆更倾向于梅。
考虑到树虽然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但也没有出过错,其他跟着桑榆一起过来的,除了红都是小队长了,就这么把他拉下来,可能会引起其内部情绪不满,最后还是暂时留着树,至于梅,先让她继续历练历练。
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只要是金子,桑榆就会有办法让它发光。
如今部落里一共有五个生活区。
第一个生活区是以前刚来到新地时建的草棚子,如今三年过去了,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腐朽;
第二个生活区,是从鹰部落救回来的第一批成员居住区域;
第三个生活区,是过年下雪那段时间在关卡后面建设的游人营,这些人现已经搬至新建的新人营,那里暂时空置。
第四个生活区,是桑榆在出发巴河集市之前交代岩带着建筑队搭建的新人营,为的就是安置自己带回来的这些奴隶,如今所有新人都安置在那里。
第五个生活区,则是关卡外头,为了隔离用的区域,目前也暂时空置。
随着“衣食住行”中前两项的逐步攻克,部落如今重心要放到“住”上,桑榆这些日子都在跟进砖瓦房的建设项目,想先把一批人给迁进新房。
部落现在人口已经达到五百多人,砖瓦房分配也要提上日程了。
在年初的时候,的利于早一批的游人加入了建筑队,到今年四月底,经历了一年半的地下排水系统终于建设完成。
从五月份开始,建筑队所有成员全部投入砖瓦房的建设中。
制陶队也一刻不停地烧着红砖,如今这些砖头已经堆满规划地边上。
先前规划的砖瓦房,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家庭式的两房一厅再配个篱笆小院子围起来的平房,适合已婚人士居住。
还有一种是一房一厅宿舍式的平房,适合单身的人居住。
建房子一般要经过挖地基,建设地梁,主体结构的施工,还有砌墙封顶这几个流程。
先前在建设第一批房子的时候,桑榆每天都要在工地上转,监工指挥。
建筑队的老队员们想着马上就要住上这样的房子,格外认真,新兵队的人羡慕不已,为了能尽快通过试用期,更是是拿出吃奶的力气干活,丝毫不敢怠慢。
每一个宅子除了房屋的主体,还要隔好隔间,建设卫生间,砌好炕,这才算是房屋建设完成。
按照每十个人作为一个小组来建设一个宅子,从开始施工到完成,完成一套家庭式平房预计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十人,三天挖地基平整,四天砌墙,一天上山砍房梁,两天盖瓦,剩下五天处理好卫生间、厨房还有小院的篱笆,再进行整座房子的修整,这个时间刚好合适。
单身平房小一点,而且是毗邻而建同时动工,平均一套可能需要八到十天完工。
在桑榆去巴河集市之前,部落已经建设了30套家庭式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