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1 / 2)
第二天早上醒来, 桑榆强撑着要起来去洗衣服,生怕被小姑娘给抢了先, 自己又打脸了。
可谁知看到竹棚角落里自己的陶盆已经被归整齐, 就知道自己这是又赶不及了。
她拿起床边的手边看了看,已是上午十点钟。
这一觉竟足足睡了十三个小时。
她也不挣扎了,近半个月的奔波劳累值得这么多睡眠, 让她洗吧,下次自己再找时间洗回来。
心这么想着,翻了个身, 只觉得全身都在酸痛, 索性拉过豹皮做的厚毯子,蒙住头继续睡。
然而门口的响动让她又探出脑袋, 睡眼朦胧地看着来人。
正是勤劳的小蜜蜂羽, 只见她端着陶碗走进来。
见到桑榆醒了,道:“首领,你要不要先吃了东西再继续睡,圆用黍米和碎鹿肉熬的粥。”
桑榆睡意困顿,胃还没醒过来,含糊道:“我不吃, 你吃吧。”
说完翻身又睡过去了。
羽见状, 踌躇了一下, 没再打扰她, 将黍米粥放到石桌上,再用另外一个大碗扣住, 盖了起来, 这才开门又出去。
而外面, 整个新地一片喜气洋洋, 这都已经起来了,人们围在广场的篝火边上喝着黍米粥聊着天。
壮和高几人正从养殖场把一头膘肥体壮的大肥猪往营地赶。
部落从旧址搬过来时,就回去逮过一窝猪,当初那窝小猪,小母猪五只,全都留下来繁殖,还有一头公猪留着以后和其他外来猪配种,剩下四只全都阉了当肉猪。
这头大肥猪就是当时那四只小阉猪中的一头,如今养了有足足两年,其他的小母猪都已经生崽了,被阉的这几头公猪一直养着也没舍得吃。
原始社会的猪要比现代的猪大上许多,感觉随随便便养就能养到三四百斤,而眼前这只都长到了四五百斤左右。
桑榆昨天已经给高安排好了,今天犒劳战士们,要杀一头猪和一头羊,白天就先处理好,午餐吃点下水内脏,晚上再大口吃肉。
那一批的肉猪还剩三头,一头留着过年,还有两头放着,有需要的时候再宰杀了。
猪一般养了两年,后面就不怎么长了,所以该吃也还是得吃掉。
除了这一窝小猪,还有其他抓来的,继续繁殖的,短短两年的时间,新地如今的养殖场,加起来母猪十八头,小猪一百多头,肉猪三十头,大小不一。
保持这个繁殖速度,新地未来已经不愁没有肉吃了。
小孩子们跟在杀猪队后面,笑嘻嘻地打闹着,唱着三米教的歌谣,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另外还有几个人,牵着一头粗壮的肉羊跟在后面,为今晚宴会做准备。
人们起来后洗衣服的洗衣服,凑在一起做针线活结草鞋的,脸上洋溢着笑。
远远看着大肥猪和大肥羊被赶到伙房附近的空地上,大伙都纷纷围了上来,等待着杀猪宰羊的场面。
圆和慈已经提前烧好了两大鼎的开水。
孔武有力的几个人一拥上前,拉住大肥猪的一边腿轻易就把它推到在台阶上,再死死将它按住。
壮提着自己狩猎专用的骨刀,深吸一口气,朝着大肥猪的喉咙处捅了进去。
眨眼间,红色是鲜血伸着骨刀沿着他的右臂哗啦地一下涌了出来,慈忙拿着陶盆在下边接住。
以前要是遇上这种场景,人们都盼着要喝那盆里的鲜血,里面微量的盐分能让他们恢复身上的力量。
如今部落不缺盐,谁也不再馋那些猩红的生血。
等放完血,这头大肥猪已经彻底地不动了。
众人如法炮制,又把羊也处理掉。
滚烫的开水淋在毛发上,骨刀石刀迅速跟上,大肥猪的毛三下五除二地就被刮了下来,干干净净。
这些方法都是桑榆告诉他们的,以前猎杀野货,无一例外就是直接剥了皮,但猪皮作用不大,直接脱毛食用会更好。
等桑榆起来后,大伙也已经把肉给分解好了。
午饭就是木薯加猪肝、猪心、大肠小肠、猪血块等一些内脏做的三鲜汤,羊的内脏处理好后也一起切块丢进去一起炖,加点五花肉,最后再弄那么一点野菜进去,猪杂羊杂汤就好了,每人捧着大碗去排队打汤,一人碗里啥料都有,十分丰盛。
再配上木薯,吃了个肚儿圆。
汤上面厚厚一层油花,油润着人们清淡的肠胃,吃完之后大家依旧意犹未尽,直呼过瘾。
差不多到了下午两点钟,桑榆给圆留了两个人一起准备晚饭后,其他人全部集聚到操练场上,针对这次出征,开总结大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总结经验,对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检讨,对好的方面继续发扬。
凤凰部落是一个成立不过两年的部落,是一个年轻的部落,只有不断总结,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才能在以后的战争中不断地获得更高水平的胜利。
桑榆自己本人首先进行了自我检讨。
一是轻敌。从夜袭鹰部落,到在新地作为主战场的对鹰部落反击战中,凤凰部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前者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靠的是心理战术,后者靠的是地形和主战场优势,还有气候优势,两场战役的胜利也导致轻敌之心,失去了对战争的敬畏,只有赢的心,没有考虑过失败的后果。
二是战略部署上的失误。没有在到达岩石部落的时候提前进行部署,没有在联系到合作方后再确定出兵战略,直接就把所有的人手押上去,一旦正面战场被全面压制,后面将不堪设想,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全军覆没的后果。
三是在双方交战过程中,对几方战斗力进行低估,并采取保守反击的方式。如果不是前排战士强大的意志力打动中立派带来整个战况进行反转,那么,凤凰军将会失去最好的反击机会。
桑榆所说,也是大部分战士所能意识到的,但他们不会总结,如今首领这么一说,细想好像还真的是这样。
但他们还是完全没想到,首领会进行检讨。
不管是鸟部落还是方部落,抑或别的部落,他们从来没见过哪个首领在赢了战争之后或者发生失误后还进行检讨,还检讨得这么深刻。
所有人都低下头来,也学着反思,自己在这场战役里面有哪些地方没做好的。
桑榆道:“总结不是秋后算账,是为了以后能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我们不怕犯错误,就怕有了错误不去改正。”
桑榆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军事奇才,她侥幸能赢,靠的是先人流传下来的经验和策略,比起她自己,这些原始社会的原住民更了解他们的同类,因此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上帝者的位置,完全抛开其他人来操纵策略。
其他队长和普通成员在她的感染下,也纷纷出来进行检讨。
一时间,操练场上人声鼎沸,大家情绪激昂,深刻地剖析了自己心态和做法。
他们其实已经做出了他们最好的状态,但这样的检讨能让他们在今后不断反思,还可以更好。
桑榆想要的是,是每个人都能形成“总结—反思——进步——执行——进步——再进步”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原始人固有的思维中脱离,真正脱胎换骨。
自我检讨之后,战士对彼此之间的宽容和理解能力也大大地提高,同袍之情也更加牢固。
这都是桑榆想看到的。
不能只有检讨,还要有表彰,要鼓励战士们的积极性。
桑榆随即宣布了大雪所带领的竹枪兵二队获得集体二等功,前排十名战士记个人一等功,并对竹枪兵的一队队长岩,弓箭手一队队长羽的突出表现进行嘉奖。
前排的十名竹枪兵如今只回来五名,而且每个人身上都还带着伤,剩下的还躺在岩石部落。
这样的表彰其他战士无一不服,大家扪心自问,要是真换自己站到第一排,自己能不能做到像他们这样,或者是有没有能力做到像他们这样,都犹未可知。
如今还没有奖牌,桑榆承诺日后一定会补上。
另外还进行实物嘉奖,包括鸡兔衣服不等,同时这些战士未来将会优先获得分配砖瓦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