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堡宗昏皇帝(2 / 2)
“就算死在战场上,史书上也会记上一笔,大明天子为国捐躯!”
“哎,老子是打仗打到了斡难河,他倒好,跟着蒙古人狩猎狩到了斡难河!”
“依老子看,他该叫堡宗昏皇帝才是!”
听着朱棣在这编排朱祁镇,朱由检大气都不敢出。
毕竟朱祁镇是他的祖宗!
朱棣骂了半天之后,心中才稍微痛快些。
“你接着说,他是如何又回到大明的?”
朱由检接着说道:“睿皇帝,啊不,正统皇帝被俘后,瓦剌太师也先带领大军围困北京城。”
“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力排众议,拒绝朝廷南迁。”
“他与朝中其他大臣,拥立了正统皇帝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新皇帝,定年号为景泰。”
“尊正统皇帝为太上皇。”
朱棣点点头:“这个于谦是个明白人!”
“若是朝廷此时南迁,咱大明就只能有江南的半壁江山了!”
朱由检恭维了一句:“祖爷爷圣明!”
“新皇已立,正统皇帝在瓦剌人的手中便成了烫手山芋。”
“于谦等人又调集山东江苏等地的备倭军进京勤王,打赢了北京保卫战。”
“正统皇帝再无利用价值。”
“后来朝廷认为太上皇在外,乃是大明之耻,于是便派人前去瓦剌谈判。”
“瓦剌也乐得做这个顺水人情,在正统皇帝被俘一年后将他送了回来。”
朱棣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么来看的话,这个景泰皇帝朱祁钰心胸还算宽广,还能容得下他这个大哥。”
朱由检连连摇头。
“祖爷爷,孙儿也当了十七年地皇上,帝位一旦坐上,哪还容得他人染指。”
“说句不好听的,别说是亲兄弟,便是亲父子也是如此。”
朱棣没有反驳。
这句话虽然难听,但却是事实。
朱由检接着说道:“当时拥立景泰帝的时候,是有条件的。”
朱棣好奇的问道:“什么条件?”
“正统皇帝生母乃是当朝太后,太后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九死一生,在朝臣们的建议下,不得不另立新君。”
“可景泰皇帝并不是太后亲生。”
“为了保全正统皇帝一脉,必须让景泰皇帝答应不废除正统皇帝之子,也就是后来的宪宗纯皇帝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这样一来,等景泰皇帝驾崩之后,皇位将会再次回到大宗。”
朱棣点点头说道:“这也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可是刚才你也说了,皇位这个东西哪能说让就让,朱祁钰就这么同意了?”
朱由检接着解释道:“当时为情势所迫,景泰皇帝不得不同意。”
“后来他坐镇北京城,重用于谦等人,打赢了瓦剌,声望无论在朝廷还是民间都达到了顶峰。”
“皇位坐稳之后,景泰三年才废除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
朱棣听的有点乱。
”你一件事一件事地说,先说朱祁镇回来之后怎样?”
”是!”
朱由检说道:“正统皇帝回来后,被囚于南宫,尊为太上皇,一直到了景泰八年。”
朱棣默默叹了口气。
没有赶尽杀绝,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景泰八年发生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