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宣室殿暖,公卿人还(五)(1 / 2)
国之大策,不可擅立,立而不可擅改。
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主导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举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其司法、行政、察举等制度,均在儒学的基础上延伸而出,在天下士人来看,正是儒学家家国国、宽孝恭俭的系列核心思想,才让大汉帝国经历王莽、董卓两大祸乱而屹立不倒,形成如今国富民强的局面。
不过,天子刘彦却不这么认为,他登基后,敏锐地察觉了儒学中的迂腐与不足,特别是浓重的家族主义,儒家过分强调家族利益,有时候甚至牺牲个人幸福,这种家族至上的观念,限制了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让个体在家族的阴影下难以自立,但是,这种家族利益至上的理念,正是催生一个个盘踞一方的世族的最大祸根!
登基之初的刘彦,除了剪灭世族,最重点的工作便是为帝国探寻一种新的政治体系,一种可以持续焕发勃勃生机确保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强盛不衰的政治体系。
革故鼎新,必先“革故”,就在刘彦野心勃勃带着一群以刘权生为首的青年才俊,打算对儒家大刀阔斧时,二十八世族起兵剑指长安,天妖案,也随之爆发了!
就连刘彦自己都曾怀疑过,当年的世族荼毒京畿,背后是不是有儒家的影子?不过,这种查无实证的猜测,被刘彦深深藏在心底,生了根,也发了芽。
之后,刘淮被册立太子、吕铮出山、刘权生远遁、天下世族威霸一方…..,推行新政这件事,也随着刘彦抽丝剥茧剪灭世族的煌煌进程里,隐行匿迹了。
近年来,国力富强,世族被大大削弱,刘彦亦会在某些场合,时不时提及此事,每次碰到阻力,他便一笑置之,而今夜,刘彦却出奇地驳斥了几句,这倒是反常的举动。
吕铮在一旁不紧不慢,一副悠然自得的欠揍表情,他似乎早料到有此局面。
老丞相并没有让这种尴尬延续太久,他长生眉一挑,桃木杖一拄,起身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解决世族之患和解决体制之患应分先后,总体看来,世族之患为先,体制之患为后,所以,未来几年,我等仍需将重心放在平定世族上,改朝立制一事,陛下,咱还是稍缓为妙吧。”
面对吕铮的和稀泥,刘彦也只好无奈作罢,他端坐案前,开口道,“以平田之法,十年之内,平定世族之患,三位爱卿可有异议?”
三人异口同声,“臣等无异议。”
刘彦听后脸上并未有喜悦之色,他漫不经心地把玩着手中沙果,果子不小心落地,惹得他心中莫名恼怒。
外臣不懂我也就罢了,你们三个,可是我最信任的内臣,怎么也不支持我?
他扫视三人,淡淡说道,“三位爱卿,十年之后,朕已六十有二,转眼青丝变白头!倘若十年之后天下大定,朕,就不想再等啦!”
三人面面相觑,吕铮三人已经十分年长,十年之后,他们三人又会在哪里呢?就算他们三个还没蹬腿儿,就算还担任着“三公”的重位,届时,他们还会出来劝阻么?还有理由出来劝阻么?
刘彦不再给三人任何表态的机会,大袖挥舞,示意三位退下。
老态龙钟满脸疲倦的吕铮三人行礼之后,蹒跚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