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拿捏(2 / 2)
**
七月,清军大破吴三桂在云南的人马,三藩之乱算是基本平定,玄烨十分高兴,赐宴于瀛台。
对于朝中的官员更是大加赏赐。
一时间前朝后宫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毓敏倒还算淡定,毕竟她也是早知道这个结果的。
不过听说在瀛台赐宴上,皇帝仿佛又将之前许多臣子反对与三藩开战的事儿拿出来说了一回。
其中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索额图。
他当时是竭力反对开战的,甚至还提出要杀掉明珠为首的几个赞成开战的大臣,来平息三藩的怒火。
最后这个主意当然没有被皇帝采纳。
而如今提起来,却颇有几分扬眉吐气的感觉。
索额图听到这话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但是皇后却是确确实实的不安了。
她知道皇帝,他是个重情之人,但是同时,他也是皇帝,该无情的时候是绝不会留情的。
索额图身为臣子,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有一定的才能,一方面也是因为赫舍里氏的家世背景,以及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
如今他在前朝和明珠势如水火,虽看起来仿佛是分庭抗礼,可是皇后却看得清楚,皇帝还是更偏重明珠一点,不仅是因为明珠更能揣测帝心,更是因为明珠的能力要比索额图强。
皇后十分担忧自己这个叔父会将赫舍里家领入万劫不复之地,因此在这一日承祜回来之后,忍不住和他道:“索额图行事不谨,你汗阿玛已经敲打了他好几回,不知如今他可明白了自己的错处?”
承祜听了摇了摇头:“叔祖父性情偏执,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索性如今郭罗玛法身体好了起来,希望他能劝住叔祖。”
皇后满脸的忧虑,许久才道:“好孩子,连累你了。”
承祜却只是摇头:“额娘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您对儿臣有生养之恩,何谈连累不连累的,额娘不必忧心,此事儿臣自有打算,不会让叔祖父胡来的。”
皇后听着这些话,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拉着承祜的手,只道:“这就好这就好。”
至于承祜对这事儿到底是什么办法,也很简单,从这一日开始,承祜慢慢的对索额图开始疏远了。
要说之前索额图求见太子,他还会酌情见上一两面,但是自打这一日之后,太子基本都不会再见索额图。
玄烨甚至都觉得有些好奇,就将儿子叫过来问话。
承祜也很光棍,直接道:“索额图行事不谨,惹了汗阿玛不快,儿臣也只是想让他好好反思一番。”
玄烨听了十分欣慰,自己的儿子还是最亲近自己啊。
至于索额图,他此时自然是极度的不安。
要说他在朝中的根基,那就是太子。
甚至皇上都不能越过太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他心中清楚,赫舍里家的未来,就寄托在太子一人身上,太子好,那他就好,若是太子不好,那对整个赫舍里家便是灭顶之灾。
可是如今太子却突然开始疏远他,这如何能让他心中安稳。
没几日,索额图便有些支撑不住了,直接将侄孙察岱叫到了跟前,问他太子这几日如何。
承祜早就交代过察岱如何应对此事,因此察岱连个磕巴都没打,直接道:“太子这几日一直都在闭门读书,并不见客,谁来都是一样的。”
即便是得到了答案,可是索额图依旧愁眉不展,太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他多少也明白,太子时嫌他揽权,太过高调,有时还会借着太子的名义行一些霸道之事,可是这种事儿,在朝廷中还少见吗?
也没见佟家夹起尾巴做人啊,相反,他们如今在朝中上下,可比谁都嚣张,哪怕是铁帽子王见了两位国舅,都得客客气气的。
他心说自己如今的地位,虽说要比佟家稍微低些,但是也没道理被明珠压一头,而且他和明珠斗得乌眼鸡一样,不也是皇上乐见其成的事情吗?
索额图心中复杂万分,也生出许多的不满和不甘,但是想着太子,他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看起来赫舍里家是必须得改一改行事作风了。
权势再重要,也没有太子重要,要是太子和他生疏了,那他立足的根本也就没了,如今的繁华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
索额图想明白了这事儿,自此之后果然低调了许多,行事也老实了些许。
承祜感受到索额图的变化,也总算纡尊降贵的见了他一回。
这可把索额图给激动坏了,同时也终于明白了太子的心意和决心,自此决定夹着尾巴做人。
玄烨看着这一幕,心中十分满意。
承祜这孩子,聪慧孝顺也有手段,不会被底下人拿捏,这样的孩子,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继承人吗?
因此自打这事之后,虽然索额图夹起尾巴做人了,可是皇帝对太子却是越发看重了,无数的金银宝贝,不要钱似得往太子宫里抬,甚至皇帝都还没用上的金器,太子都得先用上。
但是太子却是十分孝顺,得了东西之后,又反而将东西送了回来,并且还自己亲手给汗阿玛做了一块砚台,也一起奉上。
这可把玄烨给感动坏了,拉着儿子的手眼圈都红了。
一时间真真是父子情深,看的朝臣们也是唏嘘不已,太子这地位,实在是太稳了!
**
康熙二十年十一月,清军大举攻入云南,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彻底平定。
玄烨大喜,决定要在太和门受贺,同时也决定大封六宫,给太皇太后和太后加徽号,给他的老婆们升职。
钮祜禄氏正式册封为贵妃,惠嫔纳喇氏为惠妃,宜嫔郭络罗氏为宜妃,德嫔乌雅氏为德妃,荣嫔马佳氏为荣妃。
至于之前排在六嫔前列的安嫔、敬嫔和端嫔三人,却并未晋封,只给了赏赐。
且不说四妃如何高兴,安嫔几人就一下子陷入了极大的落差感之中。
分明大家的起点都一样,他们甚至还要比那几人高一些,可是如今人家成了妃,自己却还是嫔,这样的落差谁受得了?
不过除了这三人,其中最受不了的还是郭贵人,她至今还是个贵人,而妹妹都成了妃了,这简直让她嫉妒的面目全非,恨得咬牙切齿。
可是说到底,她还是活在妹妹的羽翼之下,要真让她去做点什么,她还真不敢,只每次见女儿时,小声和她说些有的没的。
可惜四公主虽然人小,却也不是可以糊弄的人,每次听到额娘说宜额娘的坏话,都把头摇的拨浪鼓一样,鼓着小脸只是一句话:“宜额娘待女儿很好。”
气的郭贵人只流眼泪,却也不敢再说更多了,毕竟女儿也得在妹妹手底下过日子。
不过除了这些,还有件喜事儿,就在德妃晋位之后没几日,她便被诊出又有了身孕,如此倒是双喜临门了,德妃也一下子成了宫里的红人。
就这个生孩子的速度,真真是谁都比不了的。
甚至还有些长久没有身孕的妃嫔,也时常往德妃宫里跑,总想着沾沾她的喜气。
其中最积极的要数敬嫔王佳氏。
她之前因为没有晋位而自怨自艾很久,但是很快的,她又意识到自己为何不得晋位,她差的其实就是一个孩子。
如今虽然皇上对她不比以往,可是因为之前的情分,每个月也总会过来一两回,她必须得抓住机会,诞下子嗣,否则日后只怕就真的毫无出头之日了。
敬嫔往德妃跟前凑,而德妃自己也有心笼络一些人,自己在这宫里,总不能单打独斗,有些臂膀也是好事儿,因此对敬嫔的投靠也并不拒绝,一时间,这两人的关系倒是迅速好了起来。
不过毓敏这会儿也来不及操心这些了,德妃的两个儿子,胤禛三岁多了,胤祚也快两岁了,如今她一有孕,她也怕她照顾不过来,因此就让香萍去看了一回。
回来之后倒说还好,七阿哥如今大了,并不难教养,而九阿哥也十分听话,并不爱哭闹,毓敏总算是放下了心,只给皇后传话,让她往永和宫多拨些人手。
这事儿皇后却是想到了毓敏前头,香萍过去传话的时候,皇后这儿已经让人过去了,毓敏心下满意,又将皇后好好夸赞了一番。
康熙二十年就在这样欢欢喜喜的情绪下过去了,等翻过年去,玄烨又说要去景山斋戒,为太后和太皇太后祈福,祈福之后还要东巡谒陵。
去盛京谒陵的事儿,毓敏早就去过一回了,这回便有些不想掺和了,她实在是懒得跑这个路,古代的旅行可不如现代那么方便舒适。
玄烨见着毓敏不想去,也没有为难她,不过他却说了,这回想带着太子一起去。
毓敏想着这也是个稳固太子地位的好事儿,自然没有不同意的,同时还把太子叫到跟前来,仔细和他说了说谒陵需要注意的事项,毕竟上次他去的时候,还是个小不点呢,现在这回是正式前往,肯定注意的地方要多些。
承祜自然对此行也十分看重,毓敏说的话他都记在了心里,同时师傅和他讲的一些谒陵的礼节,他也是再三温习,力求不出一丝错。
二月底,皇帝一行人终于出发往盛京去了,这次去盛京,皇后和皇太子都一起随行,毓敏和太皇太后还有仁宪太后则是都留在了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