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造火车!(2 / 2)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电影在完结后,后续的字幕上,都会出现一大堆赞助公司。
要么就是赞助场地,要么就是赞助钱,要么就是赞助衣物,要么就是赞助道具。
然后电影拍出来后,如果赚到钱了,那就把票房一分。
谁投资了多少钱,多少道具,你就能分到多少红利。
就比如现在的票房,动不动就是几十亿,你以为这几十亿都是主演的吗?
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打个比方二十亿,院线要分掉一半,那就只剩下十亿了。
这十亿,还有一个成本费用,后期制作费用,赞助商的分红,又要去掉五亿。
导演和工作人员,又要分掉一半,还剩下二点五亿。
制片人再拿走一个亿左右,剩下的一点五个亿,才是所有演员的费用。
比如牛逼的主演,或许能分到个五千万,其他的钱就要全部用来分配给工作人员,龙套,临时演员。
当然,也有一些大反派,他们所需要的费用也是很高的,有些大反派,甚至他们的片酬不会低于主演。
这就造成了一种假象。
别人说票房几十亿,实际主演真正赚到的钱,也不过几千万而已。
不过几千万,相对于普通一线明星来说,也算是天价片酬了。.
对了,还有一个费用没有算进去。
那就是广告费,宣传费,还有各种运营费用。
就比如说,某部电影刚一上院线,票房立马就蹭蹭往上涨。
其实,前期的票房,都是电影公司自己刷出来的,目的就是争夺排行榜。
只要在排行榜上有名了,那后续,就会有大批人跟风过来看这部电影。、
这就好像在小说网站上看书,正常人肯定是看排行第一的书。
如果这本书实在不合自己的胃口,他就会继续往第二名看,第三名看,然后是第四名。
所以,在院线上排名先前的,他们的电影就会赚的越来越多。
而一些靠后的电影,哪怕质量拍的不错,但你不懂的造势,那票房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就像当初国外的电影,一部肖申克,现在是某豆评分最高的电影。
可当年,与肖申克同期上院线的,还有一部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就是因为会造势,而且电影质量也确实过关,最后硬生生成为了黑马,票房超过了肖申克。
随着时间的推移,肖申克才慢慢被人挖掘出来。
又比如,当年有一部非常有名的未来水世界,讲的是海盗一类的电影。
投资了十几亿美刀,结果因为不会造势,再加上思想太过超前,直接导致票房扑街。
甚至,连那家电影公司都直接倒闭了。
再看看后面,加勒比海盗,这同样是海盗题材的电影,却票房爆炸。
那是因为,加勒比海盗是占了未来水世界的便宜。
前期就利用了未来水世界的影响力,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又加入了中世纪的元素,直接让票房爆炸。
甚至一度成为了好莱坞的票房冠军。
“好吧叶晨先生,我会尽量想办法给他们弄工资的。”
“对了叶晨先生,你说的这个火车的构造图,能不能给我弄个完整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