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父女(下)(1 / 2)
耳中传来自家女儿的斥责声,北宫伯玉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眼中的神光逐渐溃散。
“你应该知道,我这么做是有苦衷的。”
许久,北宫伯玉方才回首,目光落在北宫柳绿身上,轻声言道。
闻言,北宫柳绿没答话,只是用一双眸子静静地凝望着自己的父亲,那眉宇间显露出的,都是一阵心痛的神色。
许久方才摇头,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
“苦衷?什么苦衷?是为了西羌的未来,还是为了北宫家族的未来?”
“为求大义,而舍小情。所以,家人亲戚在你眼中只是拖累,只是利用的筹码,对吗?”
北宫柳绿盯着自己的父亲,一阵阵咆哮声从口中爆发出来,就像是一头受伤的狮子,无声地冲着苍天怒吼。
在她心中充斥的,都是对于世间的无奈,对俗世的愤怒。
面对北宫柳绿的咆哮,北宫伯玉低着头,自知理亏,却是一句话也没敢说。
只是低着头,没有去看自己的女儿。
一时间,脑海中回想的,也都是当年的那段记忆。
那时,北宫家还不是西羌最大的世家部族,董卓也不是西凉刺史,而是西凉军中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
他们两人相识于微末,引为知己,交为兄弟。
那段时间,两人相互扶持,董卓替北宫伯玉除掉西羌之中的一些敌对势力,而北宫伯玉则是在暂时将一部分情报送给董卓。
所以,董卓出击,基本上都是凯旋。
凭借着军功,董卓在西凉军中一步步往上爬,而北宫伯玉也逐渐在西羌部落中站稳脚跟。
渐渐的,这两人一人成为整个西羌部落中首屈一指的大族长,一个成为西凉刺史,想要再进一步,却又碍于地域限制,无法再得寸进。
不过,对于目前西羌的局势,北宫伯玉还是极为满意的,也就没有其他想法。
只是,这北宫伯玉虽然安于现状,但董卓的野心却未曾止步。
也就在数年前,董卓找到了自己,提出了让西羌叛乱,与西凉地主土豪联手,占据西凉,自立为王,进军中原的主意。
在听到这个主意的时候,北宫伯玉先是心中震荡,赫然是董卓被这番话吓了一跳。
但在片刻的震惊之后,便有些意动。
他在西羌地位再高,也仅仅只限于西羌。
西羌相较于中原,还是过于落后。
而他,对繁华中原的向往,也不是一天两天。
在听到董卓提出的这个主意后,当即就要张口答应下来。
但理智还是让他有所克制,只是询问董卓是否已经做好了完备的计划。
而董卓在拿出近乎完美的计划之后,他心动了。
甚至当天就答应了这件事情。
在那套计划之中,北宫柳绿,便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以北宫柳绿为突破口,方才能够找到合适的借口进攻西凉,即便是最终兵败,也能有个说辞。
只不过,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在他决定进攻西凉之后,董卓会将西凉的所有军事布防图交给他,甚至在他打动叛乱的时候,董卓就会出手,带动手底下的西凉士兵进行策应,合二者之力,在短时间内拿下西凉!
这,是他们原本的计划。
只是,伴随着事情的发展,并非是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
至少,董卓那厮便没有。
或者,应该说是董卓背信弃义。
在本该出手合围西凉的时候,董卓却选择旁观,甚至还派出士兵占据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关隘。
当北宫伯玉派出士兵攻打时,直接被董卓团灭。
甚至就连他派去私底下联络董卓的人,也是有去无回。
从那个时候开始,北宫伯玉便知道,自己被这位“好兄弟”摆了一道。
或者说,完全落入对方的算计之中!
愤怒是存在,但北宫伯玉同样知道,这个时候的愤怒根本无济于事。
如今,他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西羌的叛乱既然已经发动,就不能随意停下,除非他有正当的理由。
毕竟,他虽然是带头人,但却不意味着整个西羌的大小部落都会听他的。
在大多数时候,他还是需要考虑那些部落族长的意见。
既然不能停,也就只有义无反顾地冲下去。
好在平日里和西羌有过联系的,除了董卓之下,还有边章、李文侯、宋扬等人。
在派出使者游说之后,这些人对于反叛之事,都欣然同意。
毕竟,如今的朝廷,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黄巾之乱席卷中原,朝廷已经是火烧眉毛的局面,又哪里有多余的工夫管他们?
而且,只要他们能够占据西凉,自立为王,进而就能攻占并州,只取司隶,攻占洛阳!
西凉贫瘠,若论富庶,如何比得上中原?
这些世家大族一早就已经对中原之地垂涎欲滴,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而已。
北宫伯玉的那一番话却是恰好给了他们机会。
以至于,在听到北宫伯玉的提议之后,在见识到西羌精骑的强大之后,他们一拍即合,直接选择和北宫伯玉联手,攻占西凉。
因此,也才有了如今的这副局面。
只不过,西凉的守备力量远超他们想象的强大,甚至就像是一早就已经知道他们的打算一般。
即便是他们联手,以有心算无心,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也不曾攻占西凉多少地域。
反倒是在皇甫嵩到来之后,被不断反攻,征战范围受到限制,反而被压了回去。
也就形成如今这副僵持局面。
经过这些日子的交战,北宫伯玉也算是猜到董卓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了。
那个家伙儿,压根儿就没有划占西凉,自立为王的打算。
或者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和自己联手称王的打算。
他利用自己,煽动自己和西凉的一众世家地主造反,然后再借由朝廷的名义将自己等人剿灭。
一旦成功,董卓在西凉之地将再无人掣肘。
届时,他便是西凉的无冕之王。
到了那个时候,是否真的称王,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便是董卓的算计。
至于西凉叛军联盟能否挡得住朝廷的围剿。
是否真的可以占据西凉之地,占地为王?
早就熟知西凉各方势力的董卓能不知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