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玑门下一片和(2 / 2)
雒雅作揖对姬谦说:“姬宗主您好,我叫雒雅。”
姬谦笑道:“嗯,我这个姬字也非公鸡的鸡,记得了?”
“啊,哦”,雒雅不知道说什么好,便低下了头。
徐敞尴尬说道:“师傅这么快就知道我们刚才的玩笑话了?”
姬谦说道:“此女不错,如果加以调教,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姑娘。”
一旁的徐敞大喜:“师傅是同意小雅留在天玑堂学习了?”
姬谦笑着说:“你都在这里,你的朋友怎么能不在呢?”
徐敞急忙谢过师傅,“谢谢师傅,我一定好好教她。”
一旁的马五说道:“我们也会好好对待雒姑娘的。”卫七也来凑热闹:“什么雒姑娘,叫小雅。”
华三此时也说话了,“你们可别欺负人家。雒姑娘你好,我叫华三。”徐敞连声说:“对对对,差点把三哥忘了。小雅,这是华三华大哥。”雒雅听完便对着华三说,“华大哥好。”
联燳寒也掺和进来:“有徐大公子在,他们可只有被欺负的份儿!”
徐敞忍不住了:“你们别在小雅面前诋毁我。”此时,薛四也发话了:“行了,你们就别在这瞎闹了,搞得人家都不好意思了。”雒雅看着眼前的几个男子因为自己而吵闹起来,不由得低下了头。
姬谦对徐敞说:“你们今天赶了一天的路,又和别人了打几架,都回屋休息吧,你们也都下去吧。”众人作揖齐声道:“弟子告退。”退出门外后,这群人便又闹了起来。
深夜,联燳寒过来敲了姬谦的门:“师傅,弟子联燳寒,有事找您。”姬谦:“进来吧。”
联燳寒进来后把门带上,姬谦放下手中的书看着他:“有什么事吗?”
联燳寒从身上掏出一封信递到姬谦的面前,“郡公让我务必亲自交到您的手上。”
姬谦接过信件,联燳寒说:“那我先退下了?”
姬谦问联燳寒:“此事,敞儿知道吗?”联燳寒回答:“郡公交代,不能让他知道此事,更不能让他知道信中的内容。”
姬谦看着信件,“知道了,你下去吧。”
联燳寒退下后,姬谦看着信件,沉思良久,但并没有拆看信件,而是把信件放进了柜子里。
南陈太极殿内,众臣对是否北伐的意见不一,一时争执不下:“陛下,百姓才过上几年安定的生活,如今若重燃战火,恐怕会惹起民怨。”“我们北伐是为了夺回齐人掠走的土地,名正言顺,百姓岂会不支持”“陛下,就算要北伐,那要选出才堪大用的主帅,才可能成事”“陛下,齐人蛮横,若挑起战火,只会使得生灵涂炭,于国无益”“陛下,臣认为,目前还是要以民为本,让百姓乐居乐业,而不是让百姓陷入战争的恐慌当中”。。。
北伐是陈帝谋划已久的事情,但众臣们大都反对,陈帝越听越恼火,便说道:“如今,天下分立,有志者皆以天下一统、海内归心为其进发目标,可诸卿,却毫无大志、贪图苟安!”说完,陈帝用手掌猛拍了一下桌子。众臣全部跪下,齐呼:“陛下英明,陛下息怒。”
陈帝见此次上朝不能讨论出结果,便下令退朝。
陈帝下了朝之后,仍大为光火:“简直就是一群无能之辈、平庸之徒,朕怎会有这样的臣子!”
殿外,徐敬成求见。徐敬成跪下行礼,陈帝问:“今日,你在朝堂上一言不发,也和他们一样,变得不思进取了?”
徐敬成回答:“回陛下,臣不说,是因为,说了也没用。”
陈帝指着徐敬成问:“那你是支持还是反对?”
徐敬成继续回答:“臣出身簪缨世家,也与陛下亲眼目睹了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臣当然希望辅助陛下完成一统江山的伟业。”
陈帝的怒火渐消:“你起来吧,那你为何一言不发?”
徐敬成答道:“是否北伐,取决于陛下圣聪明断,旁人无权置喙,朝廷之上,总有几个贪生怕死之辈,陛下又何必动怒呢?”
陈帝:“但这不是几个,是一群,一群只懂得享乐的平庸之辈。自西晋之后,整个天下分崩离析,至今,已近三百年。朕如今,虽是一方之主,但更想做天下之主。”
徐敬成:“陛下若想比肩秦皇汉祖,臣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帝:“但朕身边,这朝堂之上,却没有几个像张子房、韩信又或是邓仲华、吴子颜这样的良臣名将。”
徐敬成:“臣相信,只要陛下下定决心,这样人便会不期而遇。如今,陛下首先要做的,是定下北伐之帅,才有后面的事情。”
陈帝:“那你认为,何人位帅?”
徐敬成笑着说:“臣资历尚浅,做个将军,倒还可以。至于北伐之帅,吴明彻将军战功赫赫,无论资历还是能力,都是上佳的人选。”
陈帝笑着说:“原来,你是怕朕让你做主帅。”
徐敬成连忙答道:“岂敢岂敢,臣刚刚和左仆射聊了一下,徐老也是这么认为的。”陈帝笑着看徐敬成:”他也同意?“徐敬成笑而不语。
陈帝突然想起还在淮州的徐敞:“那,敞儿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