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九章 有虞氏与成鸠氏(1 / 2)
.2ksk.
刚才还虞朝呢,怎么这就成鸠氏之国了??
陈翰脸上有些懵的看向了李教授。
「成鸠氏之国就是良渚古国,华夏三皇五帝都是成鸠氏之国国主。」
「华夏司徒、司马、司空「三公」官职都出自良渚古国。」
「《左传·昭公十七年》明确有载:
「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昊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鴠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Y者也……」
「这番对话明确说明郯国国君郯子为少昊后裔。」
「即黄帝长子少昊后裔,商周王族也均出自少昊这一支。」
「少昊名挚,黄帝长子,他本人生于长江流域,所以不是山东人,山东只是他北征的迁居地。」
「《史记·五帝本纪》对此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即长子少昊,少昊又名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礼记·月令》《尚书序》《帝王世纪》所述五帝之一,鸠民、成鸠氏之国国主,成鸠氏之国即为良渚古国,这已经是史学界公论。」
「可以确定是华夏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和源头。」
「关于成鸠氏之国的「九扈」部族在今天的上海,更加证实了成鸠氏之国就是虞朝也就是良渚古国。」
「上古捕鱼工具称「扈」,江流入海处称「渎」,长江入海处称为「扈渎」,之后又改「扈」为「沪」,这就是今天上海「沪」的来历,九扈的扈民就是今天上海土著先祖的九个部族,是成鸠氏之国国民也就是良渚先民。」
「扈民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就以道德高尚著称,故称「无Y」。」
所谓的成鸠,有认为是华夏传说中为太古天皇氏的别号。
《鹖冠子·王鈇》:「泰上成鸠之道,一族用之万八千岁。」陆佃解:「成鸠,盖天皇之别号也。」
《鹖冠子》讲的「成鸠氏之国」,按照宋代学者陆佃的注释,「成鸠氏」就是天皇氏。
《鹖冠子》讲的「成鸠氏之国」,位于楚国的领土上,而吴越之地,在战国晚期已经是楚国领土的一部分。
《鹖冠子》讲到「成鸠氏」手握「王鈇」。
「王鈇」就是斧钺。
而良渚古城内的反山墓地12号大墓主人左手边确实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玉钺。
《鶡冠子》还提到成鸠氏之族「兵强,世不可夺」。
另据《说文解字》介绍,吴越之地的古代民族以蛇为族属标志。
《路史》记载天皇氏「鳞身」。
「鳞身」就是蛇身。
可见,古文献里的天皇氏从族属标志来看,应该是吴越之地的人氏。
成鸠氏可以说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年代最早的华夏氏族或者部落方国了。
甚至他们所处的年代,要比三皇五帝还要早。
这些记载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
现代人已经是没办法确定了。
可以看得出来,探究良渚文化之谜的学者们,实际上也是一头雾水,提出了各种猜测。